3D打印技術助力三星堆考古保護文物
何為三星堆?
三星堆古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,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,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,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、延續時間最長、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、古國、古蜀文化遺址?,F有保存最完整的東、西、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。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,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,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,被譽為“長江文明之源”。
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,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,屬最具歷史、科學、文化、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。在這批古蜀秘寶中,有高2.62米的青銅大立人、有寬1.38米的青銅面具、更有高達3.95米的青銅神樹等,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。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,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,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。
2021年3月20日,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現的6個“祭祀坑”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,其中3個坑中發現有象牙。3月21日,三星堆考古“上新”繼續進行中,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。
三星堆與3D打印的關系?
近期,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微痕物應急保護室里,一臺三維打印機在打印一件青銅器模型。當日,在新發現的六座三星堆文化“祭祀坑”考古發掘現場,現場工作人員介紹,此次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運用了三維打印技術,對發掘現場較大型器物已露出的部分進行數字化掃描,打印出模型用以覆蓋在器物表面作為保護殼,以便在提取過程中對文物提供更好的保護。
3D打印提取文物流程?
3月21日,鑒于三星堆遺址祭祀區3號坑中,發現一件大口尊,不易提取,經過討論,決定采用3D打印技術提取。這是國內首次使用3D打印技術提取文物。
3D打印提取文物流程:
首先使用3D掃描儀對文物進行掃描及周邊數據收集,然后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文物的模型,根據模型生成硅膠體的保護套,將硅膠覆蓋在文物表面對文物進行保護。提取現場,考古人員用硅膠體保護套貼合在文物上后,外面還要再包裹上厚厚的保護層,放在專門的套箱中。
本網站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內容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