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肢3D打印的優勢
01.經濟實惠
傳統假肢,特別是小孩的假肢,隨著年齡的增長,需要頻繁更換,更換成本大,并且可能存在該型號產品所用零部件廠家停產無法更換的問題。3D打印假肢,在后續維修和零部件的更換方面有巨大的優勢,只要原來設計的數據還在,零部件就能再生產,尤其是針對患者個人的個性化假肢零部件的再生產,就顯得非常便利、廉價。
假肢不是一勞永逸的,隨著兒童的發育成長,假肢需要定期更換,加維護保養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。而在國外的E-NABLE等志愿者平臺上,3D打印假肢的費用在50美元左右,約350元人民幣的材料費用。設計、3D打印等制作程序都是免費的。
在國內,根據中國康復器具協會基本產品指導價格(2017年)顯示,部分手假肢價格從1200到38000人民幣不等。
相比之下,3D打印假肢根據所用材料和設計的復雜程度,生產成本在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,僅為傳統假肢造價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。
02.技術優勢
傳統假肢在制作工藝上對假肢制作師有嚴格的專業技能要求,而且制造假肢需要根據不同個體的骨骼特征制作模型、澆鑄、倒模、填充、調整等等,復雜繁瑣,費時費工,造價不菲。
相比之下,3D打印假肢只需要借助一臺滿足要求的3D打印機,一天就可以生產出來。
03.適用于兒童
2011年《世界殘疾報告》全球有近15%的人口有功能殘疾狀態,其中嚴重殘疾者占總人口的2%-4%,全球范圍內約2億兒童(10%)有著不同程度的殘疾,這些兒童大部分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球大約有3000萬需要義肢的肢殘人士,其中20%居住在中國,當中17%是4-18歲的孩子,有著明顯的身體缺陷。殘疾兒童數量眾多,且對假肢需求量大,工藝要求較成年人更高,而鄉村地區的貧困家庭往往無力負擔昂貴的傳統假肢。
國務院在《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》中強調了進行康復輔助器具(假肢矯形器)領域創新的重要性,并提出了加快3D打印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康復輔具領域的應用。使得3D打印假肢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。
本網站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內容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